2016-02-17

真實的覺察


「念」是一種精神上的警覺性,「念住(mindflness)」或稱譯為「覺察」.

它並不是對某一事務特別注意,亦非靜坐所練習的「定」或「專注於某一點」,是表示對內心及周遭事物留意的意思.


「當下」代表的是一個人對內心狀況與外在環境的覺知.

---梁兆康

「意識場域」~「自我」所在地,被自我佔據其中心並賦予定義,這現象的本身是甚麼?最簡單的說法,意識就是「覺識」.

意識是一種醒覺的狀態,一種觀察記錄周遭和內在世界活動的狀態.意識的實體感與堅實感,基本上是由穩固的客體與內容如意象’記憶與思想’情感’情結’原型所組成.

自我是決策及自由意志的所在
自我使意識聚焦賦予意義感和方向
自我具有掌控和操縱意識大量素材的能力

---榮格心靈地圖


嗯!那就是說:警覺性的覺察~
不是光只知道我在動手指頭’走路’咀嚼'喝水'吞嚥..
不是光只看到雲在變化’有人過馬路'花兒受風吹動....
不是光只注意到我在動念頭’情緒變動'以及在警覺...
不是光只吃飯就吃飯'走路就走路’快樂就快樂...的當下(肉眼下的環境)

而是,在這些現象裡的各種素材,與其相關反應及網絡連動狀態,皆能覺知或意識.

素材全然同在的當下~醒覺著
我現在怎麼了?
我怎麼會這樣?
然後往內探索去!

前端詞句中的[內心狀態]與[外在環境],在民俗文字用法中是相對詞.

而在~
念住=覺察=意識=場域=自我=覺識

這個條件下~
往「 內」看去或聆聽「 心」,
並非!
指說不看「 外」或不看「事物」.

而是~外在內裡’物在心中.
而是~內含外’心含物.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