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探索情結時說道:情結有屬於是心理深處創傷或壓抑反撲的連結;亦有屬於心靈疆界本有的運作模式,其核心是一個共通的經驗模式,榮格稱它為原型(archetype)
[原型]: 想像思想或行為與生俱來的潛在模式,可以在所有時代和地方的人類身上找到.
這樣去觀察就可能發現其蹤影.就如某件事的行為源自反應某些觀點;或是延伸與強調某個信念.而那個信念又來自於對某種原型的意象.
所以!
問問自己為何這麼做?
背後的想法是甚麼?
那個想法來自哪裡?
那裏(哪裡?)為什麼你要相信並執行?
或是!
問問自己這樣做想要成為什麼?
那個'成為什麼"和心理甚麼意象互通?
平時在何處看見那個意象的象徵?
自己其實是在做它嗎?
[原型意象]: 人類共通的心靈模式,不論是精神的或行為的.原型意象可在個人夢境,以及如神話'神仙故事和宗教象徵等文化素材中找到.
以下一段話是榮格的發表論文<個人命運中的父親>:
[人類「擁有」的許多事物,不是他習得的,而是從祖先那而繼承來的.他生下來時並不是一張白紙,只是無意識罷了.不過他與生帶來了組織好的系統,並隨時可以人類的特殊方式運作,這有賴於幾百萬年的人類發展.就像鳥類遷徙與築巢的本能並非習得一樣,人類呱呱落地時也隨身定下了他本性的基調,這不僅是個人的,同時也是集體的本性.這些遺傳的系統和青年與老年'生與死'子與女'父與母'交配等,自遠古以來便存在的人類情境相互對應.只有個人的意識是第一次經驗到這些事情,身體的系統與無意識並非如此.對他們而言,這些情境只不過是遠古以來就在本能中的慣性功能罷了.]
行為學家說個人的思想或信念,是行為的次數累積而成的.
而深勘心靈疆域者,則發現行為只是信念的反應,而信念或思想則是原型象徵的反應.而那些原型在無意識的狀態裡~卻是本能基調!?!在無意識下一切都只是反應.
[本能]: 心靈能量的先天來源,以身體為基礎,是由心靈某個原型意象塑造建構的.故看似根植於生理,而以衝動'思想'記憶'幻想和情緒進入心靈的領域.
「榮格心靈地圖」裡一段話: 人類心靈的最深層它稱之為「集體無意識」,並認為它的內容綜合了普遍存在的模式與力量,分別稱為「原型」與「本能」.
某一日腦海裡浮現一個意象~或許是一個感受'一個象徵人物,接著就有一個信念或想法產生來推動行為.這些看是有前後之別,卻是在一瞬間而成的皆成自然.故在探索的歷程裡皆從具體行為進入抽象的世界~如思想信念與意象.
嗯!
「科學原理是一種發現而非發明」~科學界依循著許多直覺,在探尋摸索真相後,細說科學的功能.
而榮格也同樣不斷深入探索心理的未知領域過程中,即使有些理論是原創的,但依其路徑觀察之後,也免不了發出此語~「心靈動能事實上是一種發現的過程而非發明」
這樣知曉下,便不難理解平時的矛盾與困惑之感,便是對於兩種相互衝撞的本能(原型系統),無法透過調整或壓抑一方而造成.
這說法也可以觀察自身而得.
如:在某一處境有某一種不悅或懊惱或自傲或矛盾的自我感,便有另一個角色出面說項或鼓勵或譴責,嚴然與剛那個自我感不是同根生.有時得其好處深感獲益,有時免不了受其打擊感自傷,而有時卻又想整合它們稱為自我成長.
真的是~~整啦.
如果無意識變成有意識呢?
當開始探索整個原由,便意味著探索著自身整體的存在,自身的整體生活方式.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